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27号)精神,加强全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促进全省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湖北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05月03日发布《湖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文号:鄂政办发〔2016〕25号),方案指出要着力构建神农本草、本草纲目、武当道药、李时珍、万密斋等“荆楚药材”品牌体系,重点支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和具有历史积淀的中药材品牌建设。

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湖北省荆楚药材研究院,积极响应相关政府部门号召,自发开展“荆楚药材”地方集体品牌建设筹备工作,统计整理一大批湖北省中药材优势品种,其中有36个中药材品种先后获得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共计59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其中玄参、茯苓、黄连、苍术、菊花、北柴胡等6个中药材7个基地获得国家中药材GAP认证,还有部分品种获得了国家和省级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
在第五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组织了以蕲艾、房县北柴湖、英山葵花、麻城福白菊和武当金银花为代表的“荆楚药材”品牌展区,在大会上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湖北省荆楚药材研究院院长、华中农业大学王沫教授代表“荆楚药材”品牌展向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采购经理专委会作了“荆楚药材”品牌推介报告,引起了参会领导、各大药企和采购人员的密切关注,为湖北道地药材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关键的一步。